相信只要是玩三國題材游戲的朋友們大都有自己的三國情結,比如說我,年少時愛讀三國演義,從插畫版,到少兒版,到白話文版,再到最后的原版,對于三國演義基本上是看了許許多多的版本,大學時,曾有同學看我讀三國,問道:“又看三國呢?” 我笑答:“是啊,諸葛亮都60次出祁山了。”
其實一開始時,我最喜歡的就是五虎上將了,乍一聽這名,就感覺很牛逼,再加上結義的劉關張,妖人似的諸葛亮,甚至于重情重義的老將黃忠和嚴顏。總感覺蜀國是一幫重情重義,但是奈何上天不容的人物,賺足了悲情英雄的眼淚...每每看到關將軍敗走麥城,張翼德被人割頭,老趙云為了蜀漢73歲依舊披掛上陣,總是莫名的感嘆。
但是慢慢的,又讀了三國志,高中之后又接觸了光榮公司的三國志游戲,從8代到12代,玩了無數遍,慢慢的又對三國有了新的認識。
重新認識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世之奇才--郭嘉郭奉孝,五子之首-張遼張文遠,漸漸明白一件事,文學刻畫并不能否定一個人,也并不能完全成就一個人,看看曹操身邊的這幫文臣武將,這就已經說明了,曹操,乃當時之明主。
而至于東吳孫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每次玩三國志,當我費心費力的在北方發展壯大時,地圖的下半部已經全是紅色了(孫家在三國志里的顏色是紅色)。東吳也是人才輩出,但是換到現在應該準確的說是,宗族內的人才輩出,東吳孫家,放在三國里也就算是個雄踞一方的世家吧。看東吳這些主公、名將,孫家父子,周瑜、陸遜、陸抗,這些貫穿東吳興衰的人物們也都是一家人罷了。
五子良將:
既然五子良將放在開頭,那咱就先分析下五子良將吧。五子良將: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后將軍徐晃。
從后往前來吧,先分析一下張頜。
張頜投身亂世于黃巾之亂,初投于冀州牧韓馥(fu)名下,任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之后,張郃率兵投歸,后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后在官渡之戰后降曹。
說道張頜,這里得提到之前的河間四將,分別是顏良,文丑,張頜,高覽。官渡之戰之前張頜就是可以與顏良文丑其名的大將之一。
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件事,那就是樓主是一個數據控,因此,我想用一些我自認為還算科學的手段來評估接下來的這些將的屬性。至于武將基礎數據以光榮的三國志為主。總共計算數據包括,統帥,武力,智力,政治及生前最高官職and死后謚號級別。
假定評論一個將軍優秀與否的基礎數據包括統帥、武力、智力,附加數據包括官職及謚號。張頜是位足夠優秀的將領,但是總的來看,我認為張頜還是偏前鋒似的將領。能打能殺,沖的了陣,御的了敵。而官至征西車騎將軍也說明了他得到了曹魏集團的足夠信任。
徐晃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后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勛,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于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贊“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后,徐晃被加為右將軍,于公元227年病逝,謚曰壯侯。
徐晃三國志11屬性,統帥88,武力90,智力74,政治48。
徐晃官至右將軍,死后封壯侯。
五子中倒數第二個應該是于禁了,至于于禁和張遼誰應該是五子良將第一,我稍后會給出我的意見。
本為鮑信部將,后屬曹操,曾于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贊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后投降,致使晚節不保。關羽敗亡后,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遣還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謚曰厲侯。
于禁屬性及官職:統帥84,武力78,智力70,政治57。官職左將軍。
綜上所述我認為張遼是強于于禁的。而對于張頜,雖然我個人也很喜歡張頜,而張頜確實在其他五子良將中也屬另類,然而,如果在五人中選其一為首,仍然非張遼張文遠莫屬。
遼哥,你可是我每次玩三國志里必須要在我陣營的人物,而且是除了自編武將外官職最高的那一個。
五虎上將:
其實我覺得對于五虎上將需要大家明白幾個概念:
1. 五虎將是稱謂,不是官職。
2. 五虎將并不只是指的蜀漢五虎將,但是一般不做說明的話,默認為蜀漢五虎將。
3. 五虎將一般是民年評的。
五虎之首,關羽關云長。關公我覺得不必多少吧,光榮數據是:統帥95,武力,97,智力75,政治62,;關羽生前封前將軍,后世謚號太多太多,就武圣統一概括了。
張飛,統帥85,武力98,智力,30,政治22,官拜車騎將軍,謚號桓侯。
黃忠 統帥 86 武力 93 智力 62 政治52 官至后將軍,謚號剛侯。我認為黃忠之所以能評上五虎,還是因為其在荊州的名望。
馬超, 統帥,88;武力,97;智力44,政治26,官至驃騎將軍,謚號威侯。馬超我認為是五虎中最特別的一個,給我的感覺就是馬超是一個創業失敗,但是有個非凡的才能及家族聲望的人。同時也非常熟悉職場的游戲規則,因此,得五虎之名號,且官拜驃騎將軍。
當然了,關羽之所以才是個前將軍是因為他死后劉備才稱帝的,如果他能活到劉備稱帝,什么驃騎、車騎將軍都輪不到黃忠馬超吧,關羽至少是個大將軍。
其實我個人覺得,子龍是個郁郁不得志(可能他自己不會這么想)的悲情人物,如果,我是說如果,子龍跟了曹孟德,我想他必定會官拜大將軍。
趙云 統帥 91,武力96,智力76,政治65,官至鎮東將軍,謚號,順平侯。
首先,趙云有勇有謀,勇能七進七出救后主,謀能力勸劉備莫伐吳。
其次,趙云能獨當一面,趙云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后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云還先后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第三,趙云忠信有嘉。縱觀三國,有那位外姓武將能夠被主公委以重任,不僅將大本營經常交給一個外姓武將,甚至連自己的親人性命也委托與之。趙云之忠信,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