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單一討論太史慈,其他的暫不討論。其次,不討論畫風,不討論武將造價。先分析太史慈改版前數(shù)據(jù):普攻,90%-110%,怒氣,150%-170%。太史慈改版前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好感度2級一次攻擊提升,好感度到50級攻擊提升比別的武將多很多。很多人用太史慈到25W戰(zhàn)力左右就換了,為什么換,不用我多說,打不死人,一個2W5攻的太史慈,首發(fā)怒氣技能帶6天賦追加,也打不死一個同等戰(zhàn)力的人,相反,通常對位打到趙云這樣的后排,反手一個怒氣帶走你,攻擊相當無力
我們現(xiàn)在來分析改版后的數(shù)據(jù):
1,好感度,不討論,應(yīng)該大致與改版前一樣,2級1次攻擊提升,效果還可以。武力從95張到100,資質(zhì)從12張到13,我相信,同上的數(shù)據(jù),不會從2W5的攻擊提升到2W9。
2普攻,100%-120%,怒氣165%-185%,普攻多10%,怒氣多15%,小小提升了一下攻擊的效果。
3對比改版前的天賦,相信除了10天賦麻痹,其他的相信大家都不是很感興趣,原因只有一個”不夠逆天“。
綜合以上條件,我們現(xiàn)在來分析利與弊。一個大家在用的主力DPS,相對應(yīng)的都有某些天賦增加很多的百分比傷害,例如,趙云的戰(zhàn)意,司馬懿的壓制,周瑜的火勢,以及呂布的重傷,這些都是提升好幾個層次的輸出天賦,但是我們反觀太史慈,依舊沒有這樣的天賦,單純這一點,至少要扣掉5分,別TM跟我說書馬羈絆換了,你只不過是肉了一點點而已,跟你輸出有關(guān)系么。
再一個,很多YY黨都說,太史慈都TM成為放三第一控了,你還想怎樣,是的,確實很能控了,但是依照目前的版本,誰不是想抓住一個機會使勁輸出干死你,等你控到對位的死了,我估計你一個隊伍也就剩你一個太史慈在了,又或者,你還沒控住別人幾個回合,你就跪了,相比對于孫權(quán)來講,一個15%的光環(huán)加成,外加一個伊澤的BUG,存在性比太史慈好太多了。
最后,分享下自己對吳國橙色進階的順序。1,呂蒙,2,陸遜甘寧2選1,進階陸遜完全為了輸出,如果是為了那個垃圾天賦免傷的話,建議你別去了,這種天賦建議參考金湯,3孫策有一定的存在意義,有+7孫策的可以考慮進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