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報道稱,蘋果公司開始為下一代的iOS設備尋找額外的電池供應商。因為iPhone6s、iPhone6s Plus 即將開始量產,供應商早已塵埃落定,因此蘋果此舉更像是在為iPhone7、iPhone7 Plus做準備。
蘋果對供應商策略的改變
蘋果如今正在中國大陸尋找電池iOS設備供應商,表明他們相信來自中國大陸的供應商在核心供應和量產能力上已經趕上了中國臺灣的供應商。這一點從某種方面也肯定了中國大陸電池供應商的進步。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改變?
作為蘋果供應商一旦技術跟不上蘋果的要求,則迅速被拋棄,由盛轉衰。所以現有的中國臺灣電池供應商也即將要面對來自中國大陸供應商的競爭,因iPhone系列在市場急速竄起,在加上臺廠布局晚一步,使得中國大陸電池模組廠趁機崛起,iPhone7、iPhone7 Plus的訂單很有可能不只從一家提供,除了 Simplo 之外,目前 iPhone6 和 iPhone6 Plus 的電池組供應商還有同樣來自國內的兩家電池供應商,本來認為可以保有新 iPhone 電池訂單的中國臺灣廠商,也因為目前國內供應商的核心競爭力在提升,不得不面對即將到來激烈的競爭。
為什么競爭會如此激烈?
傍上蘋果這樣的“高富帥”是令業界追捧的,為了給蘋果公司代工,很多廠商甚至不賺錢也接單。“一部手機賺1.75元,除去人工、設備等成本,基本上沒得賺,如果我不接,兩小時后別人就接了。”一位手機代工企業老板對媒體表示。當然,面對如此的激烈競爭,蘋果電池供應商也不例外。
如何才能得到蘋果的青睞?
為了贏得來自蘋果的青睞,供應商們除了要保證電池的核心質量之外,還要保證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量化指標予以評估是否達標。每個階段做的質量過硬,最終的產品才能保證較高的質量。畢竟質量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