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手機在2014年推出了大屏之后便引發全球的搶購熱潮,并且銷量也是節節攀升果粉購買欲望強烈,但是在這繁榮的銷量背后一些悲歡分析師開始為iPhone手機唱衰,這種現象司空見慣,但是是否實現卻是一個值得時間去檢驗的問題。
摩根士丹利預計,iPhone第四季度銷量將達到6700萬部,再刷新其單季銷售紀錄,銷量會火箭般躥升。摩根士丹利亞洲區科技行業分析師Jasmine Lu認為,在今年第四季度,蘋果的供應商可能生產6500-7000萬部iPhone。蘋果此前的單季銷量紀錄是在去年第四季度創下的5100萬部。
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美國對于iPhone的需求與全球整體趨勢保持一致,但中國消費者對于新iPhone的需求為全球同比增幅的近三倍。此外,巴西對于新款iPhone的需求也有明顯的提升。可見中國市場對于蘋果銷量的貢獻還是非常巨大的。
iSuppliCorp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在中國的單月銷量達到650萬臺,如果再加上12月的年底促銷,包括其他品類的iPhone產品,第四季度中國市場有望給蘋果貢獻近2000萬的份額。
但蘋果如果想再創新的季度銷量紀錄還有幾個因素必須克服:
其一是產能是否能夠跟上。據悉,iPhone 6仍供不應求,現貨率僅56%。供貨問題在全球市場普遍存在。如果第四季度蘋果的產能有突破,那么銷量上升也勢在必行。
其二是其他iPhone產品的價格區間會不會出現下滑,一度時間有傳聞稱蘋果將停產iPhone 5C等產品,其實如果iPhone 5S性價比更好的話,也會吸引相當多的用戶選擇。
其三是保障產能的情況下,質量要同步保障,畢竟之前出現過彎曲門事件。
只要產能跟得上,蘋果再次刷新單季銷量紀錄必將成為不爭的事實。那么銷量再攀高峰之后,會不會進入到下一個分水嶺?iPhone的銷量在2015年也會進入平穩期。
理由有幾點:
其一是中國市場給蘋果iPhone的銷量帶來很大的貢獻,這里有兩個驅動要素,一是iPhone 6在中國上市較晚,積累了一定的消費欲望,包括黃牛的炒作,隨著晚一個月上市之后,已經進行了一次集中釋放,包括雙11和年底“雙蛋”的熱銷。二是進入新年之后,中國本土廠商的產品又會進入新一輪發布潮,這時候新產品會搶占用戶的視野,尤其是中國本土廠商的價格更親民,誘惑自然也不可小覷,而iPhone 6已經走過了前期熱絡的關注度,進入平穩期也在所難免。
其二是2014年三星遭受了太多的陣痛,雖然高層變化不大,并沒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組。但知恥后勇,如果三星移動高層想保住自己的位置,那么2015年不打一個翻身仗就難以繼續在自己的高位坐下去,因此三星的反撲必然會非常猛烈,預計三星重點打造的還是曲面屏技術。
其三是中國手機廠商的出海戰略,會在更多的市場掀起風暴,尤其是低價格帶來的市場誘惑性,這會分流全球的手機份額。事實上,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榜單上除了三星和蘋果之外,前五名幾乎都是中國手機制造商的身影交替出現。這股力量在2015年或許會變得更加猛烈。當然前提是解決好手機專利問題,不要再發生小米在印度禁售的風波。
因此分析師預計蘋果iPhone 6在2015年還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或許蘋果iPhone 7的市場預熱也會隨之展開。當然,因為iPhone 6的推出時間不長,因此在明年年中之前,蘋果再發布新品的概率也不大。倒是有可能正式布局Apple Watch的上市,借此引爆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機會。這一點我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