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在探月事業上迎來全新突破,憑借關鍵技術,“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實現了著陸,“玉兔二號”更首次在月球背面留下痕跡,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拍到月球背面的國家。“月背登陸”的新聞迅速霸屏全球各大媒體頭條,這一開創性的舉措獲得業界一片掌聲,SpaceX登月計劃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第一時間發來祝賀,可見我國這波操作的劃時代影響力。
而和中國一樣力爭做“科學先行者”的,還有游戲界的“奇葩”——《我的世界》。明明是款游戲,《我的世界》卻偏偏選擇打破游戲界限,關注起科學領域,以其自身玩法優勢承載和傳播科學知識,成為新時代科學教育的小幫手。
建造玩法優勢,跨界科學探索快人一步
中國探月計劃首次拍到月球背面,取得的突破是具備“開創性”的,而《我的世界》也在不斷突破游戲界限,甚至跨界探索天文領域,同樣是游戲界當之無愧的“先行者”。那么,《我的世界》又是如何與科學知識結緣的呢?
說到這款游戲與科學知識的不解之緣,要從其自由建造的玩法說起。在《我的世界》里,玩家可以隨意構建各種不同的世界,這其中就包括浩渺的太空。過去的教育手段一般是通過平面的圖片或者影像作品來向學生們展示太空,現在則可以借助《我的世界》構建立體的太空世界,讓科學知識變得栩栩如生,鮮活靈動,還可以在構建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們對于太空知識的認識,讓他們利用學到的新知識嘗試創造自己的太空世界。
大師高玩,首次將游戲引進南航課堂
此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聞新教授就通過《我的世界》搭建了航空講座課件,進行教學實踐,實現了真正可視化的太空,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成果。在科普航天知識、鼓勵探索精神之余,此舉也激發了同學們進一步了解天文知識的渴望。課后聞新教授更是和同學們對如何利用《我的世界》搭建航空作品進行了深入交流,游戲攻略做出科學論文的架勢也是讓人服氣。
當學生們以《我的世界》為工具去制作太空相關的游戲內容時,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更多的天文知識。游戲內就有1.12.2星系空間這個大型模組,里面包含了小行星帶、月球、火星、還地空間站和金星五個星系地形,還逼真的模擬了太空中的溫度、大氣、重力、自轉等數據,學生在這里就可以體驗到太空的科學知識,玩個游戲還能順帶強化了學習,真是一個意外收獲。
《我的世界》1.12.2星系空間mod
以游戲來承載科學知識,突破游戲的功能界限,讓游戲進入科學領域,《我的世界》不僅為科學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更致力于這個領域的開拓,游戲界“科學先行者”一直在探索前行。
要玩就玩大的,跨界NASA落地科學知識
作為“科學先行者”,《我的世界》不僅被大師高玩用來做教學課件,更主動拓展、積極尋求跨界合作,在更廣闊的空間傳遞科學。為了更好的向青少年傳播天文方面的科學知識,《我的世界》去年就曾聯合NASA舉辦了大型太空線下展覽,在保證游戲娛樂性的同時讓青少年接觸到更專業的知識。
在這個由方塊星球組成的奇妙太空,“冒險家們”可以加入宇航員大家庭,在史蒂夫和愛麗絲的帶領下探秘方塊像素風的宇宙空間,通過拍照互動、游戲試玩和NASA星球奇遇展覽等方式零距離感受太空世界。
不玩虛的,就玩大的。作為一款功能游戲,《我的世界》充分發揮了其在跨界中的高度延展性,借助游戲娛樂性的天然優勢,以游戲為介質幫助青少年在寓教于樂中了解天文知識,以游戲之名推廣科學知識。借助一系列的實踐落地,《我的世界》“科學先行者”的標簽也漸漸深入人心。
游戲傳播科技屬性,助力科學人才培養
這次中國的攬月計劃取得如此驚人的突破,國人在驕傲的同時,也不禁為那些默默付出的科學家所折服。科學的探索和進步離不開一代代科學家的努力,中國對太空的探索僅僅只開始了一個序章,后面還將開啟更多的新時代,這就需要一代代天文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在科學領域的探索上,《我的世界》具備先天優勢。《我的世界》的獨特玩法使其在保持娛樂性的同時,包容創新,不斷吸納科學的種子,以更輕松簡單的方式讓大眾探索奧妙太空。該游戲對于科學的傳播意義得到了《我的世界》“首席體驗官”Dr.魏的肯定,Dr.魏還大方分享了當今科研界對于游戲的看法,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玩游戲時大腦的工作強度并不比學習時低,而且游戲對于大腦的多個方面有積極作用,是科學和教育界最喜歡的游戲。
《我的世界》憑借自身優勢以及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影響力,以游戲為工具承載和傳播科學知識,讓知識成就少年。未來是需要所有人一起開創的世界,而科學則是開創未來所不可或缺的,《我的世界》以其獨特的功能屬性,連接未來,創造更好的世界。
關于《我的世界》:
網易游戲代理的《我的世界》(Minecraft)是一個關于方塊與冒險的游戲,玩家可以獨自一人或與朋友們一起自由冒險,探索隨機生成的世界,創造令人驚嘆的奇跡。無論是建造簡單質樸的小屋,還是拔天倚地的城堡,盡可自由發揮你無窮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