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1 12:56:26來源:游戲狗整理編輯:慕落塵
第一次讓歐美人正視并且以正面積極態度來對待中國人的,是一部叫做《龍爭虎斗》的電影,當洋大人們看到一個黃種人,在電影中如此聰明睿智身手矯健,甚至飛檐走壁行俠仗義,他們的表情是這樣的——
為了這個叫做李小龍的黃種人,他們發明了一個新詞——kungfu(功夫)。對這種神秘的東方力量欲罷不能的洋大人們,甚至還因此沉迷起了當時也算是蜚聲國際的中國香港武俠電影,從此中國人甩拖了“東亞病夫”的稱呼,不再是“黃禍傅滿洲”,成為了一種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也是相當不靠譜的存在(什么?你居然不會kungfu?!你不是說自己是中國人嗎?!)。
雖然現在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不再那么刻板了,但這群人里畢竟有一大部分至今以為國產抗日劇里的“手撕鬼子”都是史實。所以當我看到有國外的游戲發開者,用水墨畫的藝術風格來制作主角是劍客的跑酷游戲時,內心真是毫無波動啊……
反正中國風游戲的主角就一定要是武林高手,否則怎么能算是中國人呢?想要改變這種刻板印象大概還需要再努力個幾十年吧,但你還是能從《墨劍》中看到不少值得欣慰的地方。盡管這又是一個中國劍客名字搭配日本武士造型的“東方混搭風”,但它詮釋了一個非常深刻,非常中國武俠的真理——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在深入這個話題之前,我要再強調一遍——這是一個跑!酷!游!戲!
雖然這種上躥下跳神擋殺神佛擋弒佛的畫面,怎么看都像是橫版動作手游,但這一切都是假象!都是騙人的!都是因為“中國人肯定很能打!”而實際上,所謂的戰斗不過是在屏幕上的輕輕一劃,上躥下跳也只是劃的弧度不一樣罷了,你完全可以把這種操作等同于任何一款跑酷游戲,只是把躲避障礙物變成了斬殺障礙物而已。
上手三分鐘后,這看上去就似乎只是在跑酷游戲的玩法中稍微抖了個機靈而已。
尤其是當砍夠了竹子,觸發了“狂墨”技能之后,無視一切敵人直接飛奔的設定,很難不讓你想起隨便任何一款跑酷游戲,甚至不曾為這些設定埋下一絲武俠彩蛋,難道在《墨劍》“水墨中國風”、“不會kungfu不是中國人”的外衣下,它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特別嗎?
你可以說它是,也可以說是游戲開發者故意讓它是。我個人則傾向于,既是,也不是。
說它是,因為它的確遵循了一款簡單殺時間的跑酷游戲的一切概念,包括它披著中國風外衣的“不夠特別”。也有可能是因為游戲開發者畢竟是一群外國人,他們盡管對水墨畫風和東方武俠充滿向往和熱愛,但畢竟不同于在此道中浸淫已久,有濃厚文化環境基礎的你我,能讓《墨劍》成為一個真正的江湖。
但你也完全可以說它不是。因為《墨劍》用它所有的游戲性來揭露我們在武俠類作品中,或明確聽到,或總能被暗示的一句話——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這是一款在跑酷中不斷斬殺敵人的游戲,你不能逃、不能躲,只能正面肛,下手夠準就讓敵人挨刀,一旦慢了你就要挨刀。
當你開始覺得這個江湖太大、太漫長時,那一口不被你握在自己手中的,墨如漆夜的劍,就要將你的生死覷得浮涼。
而你總會苦于這場江湖夢的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