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功夫正式登陸紅白機,這款以李小龍為原型的游戲不僅風靡一時,而且被公認為是格斗游戲的鼻祖。而隨后出的街頭霸王、侍魂、拳皇等經典系列更拉開了格斗游戲輝煌的序幕。但隨著家用PC機、掌機、家用游戲主機乃至手機的普及,格斗游戲卻難以再續輝煌,所有格斗游戲愛好者都在期待著格斗游戲的復興。
6月18日,韓國玩家見證了一款重量級3D橫版格斗手游的正式亮相,這款名為《時空之刃》的手游由《俠盜獵車手》創始人戴夫?瓊斯和《暗黑破壞神1&2》制作人斯蒂格?海德倫德攜手推出,被譽為大師合體巨作。公測開啟后僅4個小時,《時空之刃》便同時登上了iPhone和iPad雙版AppStore免費榜第一的寶座,更被韓國游戲媒體視為引領格斗游戲復興的關鍵之作。這款手游在大陸由網易游戲獨家代理,目前也已開通了,預計將于近期開啟限量測試。
從街機霸主,到沒落貴族
在街機時代,格斗游戲是毫無疑問的霸主。盡管同時代各種經典街機游戲層出不窮,如空戰題材的《雷電》;橫版射擊題材的《合金彈頭》;體育題材的《街頭籃球》;休閑題材的《雪人兄弟》等等。但在街機廳里,圍觀人數最多的永遠是格斗游戲。刺激的打斗、多樣的招式組合、緊張的節奏都讓年少輕狂的我們熱血沸騰、亢奮不已,為了一局勝負而大打出手更是常有的事情。
在掌機、PC機和家用機上,格斗游戲仍擁有著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當手游以無可阻擋之勢迅速崛起時,格斗游戲卻日漸衰微了。回想一下,在《時空之刃》之前,有哪款手游能夠在給予玩家ARPG的闖關樂趣的同時,還能實現街機格斗級的實時PVP戰斗體驗?
硬件是軟肋,品質是關鍵
不可否認,格斗游戲的衰微與硬件有著極大的關聯——街機、掌機、PC機和家用機都擁有真實搖桿+按鍵,十分適合格斗游戲。但在手機上,玩家只能通過虛擬按鍵進行游戲,無論是控制感還是打擊的反饋感都明顯降低。
但更為重要的因素是,手游在研發資金、周期和人才方面都更為薄弱,而格斗游戲則需要玩家消耗大量時間進行練習才能掌握格斗技巧,是毫無疑問的深核游戲,絕大部分手游廠商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冒這個險。這也導致了市面上絕大部分格斗手游都只是空有FTG(fight game)的外殼,卻實現不了FTG的內涵。玩家之所以喜愛格斗游戲,就是因為在其中玩家可以盡情展現自己的想象力與技巧——無傷碾壓、空血反殺,這些令人熱血沸騰的元素,怎么可能在粗制濫造的手游上出現呢?
所幸的是,《時空之刃》的開發商nWay有這樣的實力,更有這樣的意愿。nWay麾下擁有三大頂級級游戲設計師——《暗黑破壞神2》首席設計師斯蒂格?海德倫德、《俠盜獵車手》創始人戴夫?瓊斯和《死亡空間3》高級動畫指導特里斯坦?薩克拉門托。這三位制作人在PC、家用機等平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要做就做最好更是他們的共同信念。在三位大神的帶領下,nWay耗巨資經過三年多的打磨才正式推出了《時空之刃》。據韓國游戲媒體介紹,這款手游不僅擁有著不遜街機的激烈格斗和多樣連招,而且還擁有著恢弘的世界觀與龐大的劇情,這才能夠在韓國掀起一股不遜于當年《星際爭霸》的游戲熱潮。
與此同時,國際頂級游戲制作人進軍手游領域,也成為了當下的一個趨勢。許多大名鼎鼎的制作人如《文明》之父席德?梅爾、《最終幻想》之父坂口博信、《街霸》之父岡本吉起都推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手游,而且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越來越多頂級設計師的加入,也將成為格斗游戲在手游平臺上崛起的堅實基礎。
四小時登頂,顯大作風范
《時空之刃》在韓國取得的成功也是現象級的。據報道,6月18日上午11點,《時空之刃》韓服正式開啟公測,僅耗時4小時,這款游戲便登上了韓國區iPhone游戲免費榜第一的位置。在iPhone暢銷榜上一路攀升,從躋身前十到排名第六,再到高居第四,而在更適合大型格斗游戲的iPad上,《時空之刃》表現更為搶眼,免費榜排名第一,暢銷榜高居第三,上升勢頭極為強勁。
此外,《時空之刃》在公測前的開放性測試階段,參與測試玩家總數超過60萬,再訪問率達82%,DAU突破18萬,刷新了多項韓國手游紀錄。
據悉,《時空之刃》在大陸由網易游戲獨家代理,近日舉行了公司內部的小規模測試,贏得了員工們的高度評價,許多格斗游戲狂熱粉甚至通宵達旦熬夜升級,只是為了盡早滿足參與實時PVP的等級需求。很多從未接觸過格斗游戲的女員工也玩的不亦樂乎,各種連招技巧,各種戰斗小竅門,各種通關秘籍,更是成為了公司內部最熱門的話題。
另一個值得廣大格斗迷們興奮的消息是,《時空之刃》國服的限量測試即將于近期拉開帷幕,有興趣的玩家可以登錄《時空之刃》國服進行預約,將有機會獲得限量測試資格。
《時空之刃》在韓國的巨大成功,或許可稱為格斗游戲在手游平臺上復興的一個風向標。盡管低水準的格斗手游在一次次消磨著玩家的耐心,但他們對于格斗的熱愛卻從未消逝。沿循《時空之刃》大師+大制作的研發思路,格斗手游也必將誕生出更多的精品之作,真正重現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