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90后,網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就拿對待仙俠的態度來說,更多90后認為它們已經過時了,魔幻風格更加酷炫、刺激。年輕人更容易接受歐美的價值觀、文化體系的表現,和相對于比較保守的70后、80后有著鮮明的差異化。對于90后來說,他們生活接觸更多的是影視和游戲,在這兩個領域魔幻題材的作品更具吸引力,對90后的影響要遠遠高于仙俠類。
國內作品脫節,西游無法吸引90后
說到西游記作品,我們不能不提86版的《西游記》。它深植于我們的心中,堪稱經典。但是,除了他,國內就無新電視劇作品作可以接替傳播的交接棒去發揚文化。而且90后童年處于20世紀末、21實際初,當時86版《西游記》已經抵不過時間的大跨度,無論是在場景、特效甚至是劇情方面都無法滿足90后追求刺激的需求。更何況在08年以前,中國的電影一直處于“不可描述”的狀態,也找不到該題材的電影。再談游戲,90后出生在國內游戲行業剛剛開始發展的階段,童年被日本和美國的游戲霸占。而現在,又是一個西游題材游戲泛濫的年代,商場都在模仿,缺乏創新的現實讓大家對西游已經審美疲勞。所以西游記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
魔幻優秀作品層出不窮,90后追捧
區別于國內,90后接觸魔幻風格時,它們已經發展多年有了完整的體系和史詩級的故事背景。我國從1994年開始引進國外電影。這時候這群人正處于童年,歐美高科技、高成本的大作很容易吸引他們。像《哈利波特》系列、《阿凡達》、《魔戒》、《霍比特人》系列等等,在上映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能讓大家口口相傳作品的精髓。童年時90后很難看到歐美電視劇,可現如今美劇在這群人中大行其道都使得某部門下了各種禁令。游戲,就不必我多分析了,即使是現在,我們的仙俠類游戲都沒有走出國門,魔幻風格卻早已成為世界游戲的主流題材,誕生了《石器時代》、《魔力寶貝》等這樣的優秀作品。
仙俠不再符合90后文化價值觀
當然,除了兩類題材的成熟度以外,他們的文化和價值觀能否讓90后接受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90后的生活在一個物質充足且被保護的環境中,他們張揚、非主流,為自己考慮的更多。《西游記》是一個神怪小說,講述了一個團隊通過九九八十一難完成取經任務的故事。沒有突出個人發展,即使是其中的靈魂人物孫悟空,也由原來的爭強好勝、叛逆、打破約束變得中規中矩。這和90后希望看到的是相違背的。而魔幻,更加注重個人發展,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整個世界都會為你旋轉。就拿美國生產的很多超級英雄來說,這些虛擬人物恰恰是90后希望看到的自己,當然會受到他們的喜歡。
綜上,在90后的世界里面,西游記是一個過時的話題,他們只會不斷的嘗試接觸魔幻風格的各種作品。就比如前一段時間測試的《我叫MT3》,作為國內首款魔幻題材的回合制手游,壯觀的場景建筑、酷炫的飛行坐騎受到90后的一致好評,127萬預約玩家中他們占據了近50%的份額。所以,對于國內的影視和游戲廠商,嘗試魔幻題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90后才是未來市場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