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游戲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越來越多的游戲公司揚帆海外,在眾廠商的開拓下,中國游戲出海形勢一路高歌。2016年,中國自研游戲海外銷售收入達72.3億美元,同比增長36.2%;而中國發行商海外收入也在2014到2016的兩年間實現了150%的增幅。
海外發行的商業命題已然成立,廠商關注的已不再是出海產品能否掙到錢的問題,而是如何讓產品在多個重點業務地區成功發行,最大化攫取海外利潤。
國內“現象級”,出海再成爆款
上圖為AppAnnie監測到的4月8日iOS暢銷榜情況,最左是中國內地,往右依次是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乃至方興未艾的菲律賓市場,這些都是目前游戲廠商出征海外的必爭之地。從圖上看《Mobile Legends》占了新、馬、菲三個榜首,似乎是最大贏家,實則未然。
在出海過程中,產品為適應不同地區玩家的口味偏好,必須進行不同程度的本地化調優,而一些注重細節的廠商不僅會對游戲內容進行本地優化,還會在游戲圖標與名稱上做文章,比如圖中圈出來的5款產品,雖然名字和圖標有所不同,但其實是同一款游戲面向不同地區市場本地化后的版本。在國內,這款游戲名為《永恒紀元》,由三七互娛旗下“極光網絡”團隊研發。
《永恒紀元》于2016年7月在國內競爭劇烈的手游市場上線,經過大半年的鏖戰,這款以頁游思維開發的ARPG手游產品創下了單日流水6200萬,月流水2.8億的紀錄。無論是在“頁轉手”同類游戲還是同年的手游產品大軍中,《永恒紀元》都是一個“現象級”的存在。
在國內市場,同期稱得上“現象級”的手游起碼有5款,但據筆者觀察,在這些國內爆品里面,出海后依然能夠遍地開花的只有《永恒紀元》。
業內普遍認為在海外市場打入暢銷榜TOP50的產品基本可以實現盈利,而長期盤踞幾大出海地區iOS暢銷榜TOP10,《永恒紀元》在海外市場的人氣與收入規模可想而知。事實上,其繁體版本《創世破曉》僅在中國臺灣地區上線3個月便被谷歌官 方評為2016年度“最佳人氣游戲”,斬獲6000萬人民幣的月流水。
作為《永恒紀元》國內獨家發行商,37手游將《永恒紀元》在國內的成功歸因于“產品+流量”的發行策略。而在海外發行的過程中,三七互娛又將“產品+流量”的策略演繹出了“本地化+立體營銷”的升級版本。
“產品+流量”策略海外升級:本地化+立體營銷
近兩年的臺、港、澳市場風云變幻,早已不再是此前廠商們眼中海外發行“試試水”的新手村。2014年全球手游市場井噴之后,這三大繁體市場成了國內、日韓乃至歐美幾乎所有大廠的火力交匯點。各國大作的輪番轟炸已將玩家的“嗨點”大幅拉升,游戲品質再高,玩家也可能熟視無睹。
在此前提下,《永恒紀元》的“本地化+立體營銷”策略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國內產品的海外本地化探索成果都集中在文案、角色形象、素材美術等視覺層面。在此基礎上,三七互娛甚至對《永恒紀元》的語音也進行了中國臺灣腔、粵語等分包處理,試圖在聽覺上凸顯本地語言習慣,為玩家帶來親切的游戲環境。
此外,為應對國內廠商在中國臺灣手游市場白熱化的競爭局勢,作為繁體版本的《創世破曉》也在立體營銷上做足了功課。在靜態傳播介質層面,港臺玩家喜歡炫酷的噱頭素材和意境、武器的視覺展示,《創世破曉》將這些經驗化為己用,在Facebook等主流新媒體渠道上打出了吸睛的KV廣告;而在動態的媒體傳播中,《創世破曉》的TVC推廣攻勢則成功引起了中國臺灣玩家的自發討論。
立足中國臺灣地區效果最直觀、覆蓋面最廣的電視廣告,《創世破曉》陸續推出“精靈篇”“無聊篇”與“假的篇”三支TVC,分別啟用加拿大籍超模Savanna Blade、宅男女神張景嵐、本地網紅“海浪法師”三位主角,為TVC植入了貼近當地傳播生態而又暗合游戲主題的強化記憶點。
多番立體營銷攻勢下來,《創世破曉》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巴哈姆特”等游戲論壇的熱議話題,電影畫質的“精靈篇”給玩家留下了一致的好評,而“無聊篇”也激起了網民更大范圍的吐槽,大量UGC井噴而出。當自發產生的UGC刷屏時,立體營銷就是成功的,隨后立竿見影的6000萬的月流水也印證了這一點。
海外發行連年突破,三七互娛劍指歐美市場
《永恒紀元》的海外發行高舉高打,背后操盤手三七互娛的發行功力可見一斑。在今年3月7日的CIGC大會上,三七互娛確認了《永恒紀元》繼續遠征日本、韓國、越南、法國、西班牙的計劃。然而目前在海外眾多地區中,歐美市場仍然是中國廠商啃不下的硬骨頭,三七互娛遠征的底氣何來?
三七互娛的全球發行進程始于2012年的頁游時代。自2012年開始進軍繁體市場,13年開辟東南亞,再到2015年試水歐美,三七互娛與其他出海的發行商一樣,經歷了初期的探索和試錯之后便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迅速稱霸亞洲頁游發行市場。
2015年,三七互娛開始發力手游出海業務。時隔一年,作為手游出海新兵的三七互娛便發行出盤踞中國臺灣iOS暢銷榜TOP15長達一年的《暗黑黎明》,以及在馬來西亞力壓《皇室戰爭》率先登頂Google Play、iOS雙榜的《六龍御天》。而今年三七互娛發布的2016年報顯示,其海外手游業務只用了兩年,便實現了從0到9000萬月流水的突破。
這或許就是三七互娛劍指歐美的底氣所在,除了歐美,這家公司已經把海外幾大重點業務地區都折騰了一遍,而且所到之處必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話說回來,歐美的市場特殊性依然客觀存在,歐美玩家對于游戲產品愛憎分明,他們只青睞富有深度、競爭公平的玩法設計,口味十分挑剔。然而面對被出海廠商視為“終點站”的歐美市場,三七互娛其實早有準備。
今年的CIGC上,三七互娛海外發行總監彭美透露了一款項目代號為“Project T-Rex”的產品,目前正處在緊密測試階段。“T-Rex”翻譯過來就是霸王龍,從這一項目代號上便能感受出三七互娛進擊歐美市場的勃勃野心。據悉,該游戲選定的是歐美用戶偏好的素材,以聯盟為社交核心,具體的信息還有待官 方進一步釋出。
由于地域跟文化的差別,中國發行商一直難以找到一款適合歐美區域的強勢產品,而這款“Project T-Rex”能否為中國發行商在歐美市場的發力開啟新的篇章?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