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打野已死,眾說紛紜,淺談新版本打野位置衰落,你了解哪些嗎?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走進游戲世界,神秘而又精彩的戰斗局面即將打開,在這里我們一同探索新世界的奧秘,體驗原滋原味的DOTA2游戲。
叢林野區的歷史
曾幾何時,Dota2的叢林曾經是一個充滿生氣的地方。特定的版本向各路野區豪杰伸出了橄欖枝,而游走英雄則倍感壓力。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對線期。自那之后,叢林荒漠化(野區修改),以及寒鐵鋼爪與窮鬼盾的滅絕讓野區成為了一個荒蕪之地。
甚至曾有一個版本,叢林的樹木每兩分鐘才刷新一次,這讓地圖的大部分區域都變得更加貧瘠,造訪的價值也越來越低。自然,打野英雄也逐漸離我們遠去,幾近消失。打野道具不再便宜或具有性價比。即便是在最近的一個版本,前期的屬性裝也不足以有效地幫助你Farm野怪。
叢林之王
不過仍有一些英雄能在叢林站穩腳跟,然而這些英雄少之又少。傳統意義上的野區英雄都具有某些形式的自我續航;先知不用自身承受野怪的攻擊,而軍團則是因為回血的被動。
這一點仍沒有變化,數據顯示,最成功的野區英雄有冥魂大帝、熊戰士、水晶室女和謎團。然而即便在叢林稱王,這些英雄的勝率也非常一般。冥魂大帝的勝率最高,打野的勝率僅有53.29%。只有七名英雄的打野勝率為正……其他全為負。
所以實際上,連數據統計都不認為打野是個很好的選擇,而這不僅是因為版本或者熱門英雄的原因,還是游戲機制導致的。現在來看,打野只是一種選擇,但絕不是最理想的選擇。
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ppy的打野Doom,或者絕活Chen。從歷史上看,游戲版本并不會阻止某些隊伍利用大招破解主流的打法戰術。那職業比賽所反映的打野數據是否也一樣呢?
職業比賽的打野
首先來看最重要的問題:有多少場職業比賽曾經出現過打野英雄?在統計的現行版本超過2200場比賽中,只有365場出現過專門的打野英雄。2(劣勢路)-1-1-1的打法勝率甚至不足45%。而另一種打法,2(優勢路)-1-1-1的勝率則高達60%。
由于至少有一種野區戰術的勝率為正,那么這些數字有可能暗藏這樣一個事實,即是說在特定情況下,選擇一個打野英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職業比賽所選的英雄不一定和路人眼中的標準打野英雄——Puppey玩野區掛機骷髏王的概率甚至還不如Alliance重回巔峰的概率。
Icefrog想把野區定義成什么?
通常Icefrog的改動會間接地鼓勵某種打法或者節奏。刪除寒鐵鋼爪的本意是減弱劣勢路的Farm速度,從而間接地削弱了二次打野。慢慢地,游戲的熱點便從野區轉移出來,隨后我們便見到了游走英雄的崛起。
不過等到這一戰術周期的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之前的版本適合2-1-2,隨后被3-1-1取代,再后來是游走輔助。而現在各路打法都有用武之地,似乎沒有一種戰術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種。那么真正的問題是,下一個長周期會由何種戰術所引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