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來就是,2021季前賽的裝備大更新之后,艾瑞莉婭和趙信等輕型戰士變得更像是令人束手無策的大塊頭殺手,已經超出了應有的強度。這些英雄拿到高生命值的防裝后,一改高風險高回報的風格,變成了零風險或低風險高回報,你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但他們對付你的辦法卻多得是。他們實際上變成了只用一只手也能干掉你的前線殺手,而不是需要憑借敏捷和機智摘得甜蜜勝利果實的高風險型英雄。結果就是有了長期生存能力毫不遜色、傷害和機動性還更強的艾瑞莉婭,誰還選內瑟斯呢。云頂之弈戰士裝備如何,戰士裝備玩法感想。
戰士裝備存在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許多裝備都很像,但原本所面向的英雄職業卻大不相同。俄洛伊(重裝戰士)、菲奧娜(輕型戰士)和蔚(陷陣戰士)有什么共同點?說實話,很少,但他們用的很多裝備都是重合的,而且他們都被人叫成戰士。上個賽季,這個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他們的出裝全都圍著幾個強力裝備轉,比如渴血戰斧和斯特拉克的挑戰護手。挑戰護手幾乎能讓所有戰士都成為團戰高手,而渴血戰斧也一樣,外加低血量時的大量回復。這些次級職業開始相互融合,而不再是三個相互獨立的類型。并非所有戰士都應該擅長團戰,但挑戰護手卻把他們變得千人一面,后果不堪設想。
為了削弱這套體系的雷同程度,我們曾考慮加入專為各種職業打造的新裝備。我們對新的戰士裝備做了一些早期嘗試,甚至嘗試重做部分現有的冷門裝備。(其中有許多十分瘋狂的創意,比如照著以前的神秘之劍改造密銀黎明,還有自帶無敵效果的瑪莫提烏斯之噬,不過早早就被斃掉了。)這些嘗試十分歡樂有趣,但最終我們意識到,這種做法就像是在沙子上蓋高樓。在新增任何內容之前,我們首先要確保當前的系統中沒有任何裝備能成為所有職業的核心。同時,為了確保長久的職業平衡,任何裝備都不得打破其次級職業的弱點設定。做好這些基礎建設后,我們或許才會考慮增加必要的新裝備。
經過這番思考,我們決定目前能做的最有效的改動,就是把挑戰護手從所有戰士的默認選項中拿掉。這件裝備非常擅長吸收傷害,僅憑它自己就能大幅提升戰士的生存能力。它本應是一件為德萊厄斯等重裝戰士準備的強力防爆發團戰裝備,而佛耶戈或易這樣的英雄想用它,必須付出巨大代價。正如我們不想看到重裝戰士拿著挺進破壞者四處沖鋒一樣,我們也不希望輕型戰士具備目前斯特拉克的挑戰護手所提供的長期生存能力。但這些英雄也需要一定的防御能力,為此,我們將把死亡之舞的效果改回物理/魔法傷害雙減免。之所以選擇死亡之舞,是因為這件裝備要求戰士必須造成傷害,才能獲得減免。他們不應該在前線晃來晃去,悠閑地享受傷害吸收效果,慢慢等待合適的出手時機;只有拿出漂亮的技巧,死亡之舞才會保護他們。
此外,我們還調整了一些裝備的屬性,確保輕型戰士無法在使用傷害型裝備搭配的同時,順便把生命值堆高。高風險英雄就該使用攻擊型裝備,但如果打得不好就會遭到擊殺,因此這些裝備必須足夠強力,才能吸引英雄購買。并非每一件戰士裝備都應該適合每個戰士,但要讓每個戰士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裝備組合。
我還想強調一下,我們會密切關注這項改動的影響,跟進表現異常的英雄或裝備(無論太強還是太弱)。同時我們也會注意可能濫用這些裝備的 ADC 和刺客。我們可以接受一定的交集,但如果某件裝備完全抹殺了職業的弱點,也是不行的。目前的裝備系統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但我們認為,與其坐等一次性糾正所有問題的時機,不如先切實邁出一步,把現有系統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