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某網文愛好者的一篇《我因網絡文學而被文化歧視的16年》,隨即網絡上開始了“文化歧視16年”的大規模話題討論,網文愛好者群體在個人經歷、社會生活中遇到的眾多歧視事例也被扒出。白金作家“我吃西紅柿”(番茄)也在其小說《莽荒紀》最新章發表《我也曾被歧視過》一文進行響應,道出自己作為網文寫作者而受到的歧視經歷。
番茄不但站在個人角度回憶了被歧視的經歷細節,而且稱其《莽荒紀》等作品擁有的大量讀者中,肯定不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因為看網文被歧視的事,自己發表響應文章,主要是想給網文愛好者群體打打氣,另外則希望用自己的個人影響力讓此事引起更多的社會層面的反思。同時,番茄還在文章末尾稱“很多網文改編的游戲、影視作品興起,網絡文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不要時常被這種“不在場”的歧視弄丟了自信”。
網文當然是越來越受到市場重視,特別是在游戲市場中早已成為重要IP來源。以上文所提到的番茄正在更新的《莽荒紀》為例,早前不但被驊威第一波改編成回合卡牌手游并成功運營,去年《莽荒紀》網頁游戲也由其子公司想玩就玩科技推出,并于近期在3595游戲平臺上上線運營。同時,其手游版二代產品《莽荒紀2》也將于近期上線,并且由4399研發運營安卓,驊威第一波運營iOS版本。
據了解,為了讓網文愛好者受到足夠的重視,手游產品《莽荒紀2》邀請“我吃西紅柿”親自擔任游戲世界觀架構師,對于那些喜歡這本小說的讀者來說,可以輕松體驗到該新作采用的Unity3D引擎、全3DQ版畫風帶來的場景人物精致唯美效果,再配合暢快的打擊感、獨特的場技能設定,獲得閱讀小說時同樣的強烈的劇情代入感,
以驊威第一波、3595這樣的游戲改編運營商將小說視覺化之后,給予讀者一個自己喜歡小說的互動途徑,并以此為原點,網文逐漸向其他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浸透,今年掀起的網絡小說改編影視潮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從網絡小說群體,再到網絡游戲群體,再到影視改編受眾,網文歧視現象遲早會被主流社會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