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0 12:19:08來源:游戲狗整理編輯:mufasa
11月6日下午,2016年新世代權力榜游戲分論壇于廣州拉開帷幕。論壇會議圍繞“如何打造超級IP”以及VR/AR新技術的議題展開,來自游戲企業的大咖們各抒己見,話語間也隱約透露出各家在這兩個風口上的布局。
而三七互娛投資副總裁強曉聃分享的內容則不僅是對IP、VR本質的抽絲剝繭,更顯露出三七互娛這家公司在“VR+IP”的互動這件事情上的思考與探索。
以”VR+IP”創革新型“影游聯動”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如何打造超級IP”,主辦方在三大議題中安插了對VR/AR這兩種未來技術的討論并非無心插柳。面對在技術領域與內容領域截然不同的兩個風口,游戲企業們能激發起怎樣的腦洞?
從VR/AR議題環節的發言分析,強曉聃是有備而來的。或者說,三七互娛在如何結合VR與IP這件事情上早已做足了功課,正欲在具體產品的探索上小試身手。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去影院,有一部驚悚片叫《捉迷藏》是我們投資的影視標的公司出品的,同時這部電影與VR結合的產品正在醞釀中,準備交由我們投資的一家非常擅長做重度解謎VR游戲的團隊去開發。”
2016年三七互娛投資了兩家VR內容團隊,分別是加拿大的Archiact與上海天舍文化,而《捉迷藏》IP醞釀中的VR游戲則交由擅長開發懸疑解密類重度游戲的天舍文化操刀。“IP和VR,我理解這是一種新型的影游聯動。”強曉聃指出。
目前市面上存在許多與電影同名的游戲產品,它們中有相當一部分均采用同質化的玩法,生硬地掛靠影視內容的人物形象與劇情,在嚴格意義上其實談不上是“影游聯動”。到了VR平臺中,這種模式依然被繼承,稍帶科幻意味的影片都有可能被做成“站樁射擊”與“飛行射擊”游戲,并且這不是國內獨有的現象,就連知名的影視IP《環太平洋》和《星際穿越》的VR游戲也難逃這一桎梏。
而三七互娛謀劃中的這款驚悚解謎VR產品則帶有創革意味。首先,目前國內沒有真人電影聯動VR游戲產品的先例,這也給《捉迷藏》醞釀中VR作品渲染了市場探路者的色彩;另一方面,目前國內主流的游戲玩法依然是三七互娛素來專精的MMO,涉足懸疑解謎玩法不僅是對于行業產品同質化的不妥協,亦可看出三七互娛挑戰新題材的革新意識。
除了在重度領域開發實力過硬的天舍文化,三七互娛所投的另一家VR內容團隊Archiact則擅長駕馭交互性十足的中輕核休閑游戲,而通過三七互娛的資本所構建的IP矩陣,也涵蓋大量題材匹配度較優的休閑風IP:除了《航海王》《奧特曼》等與輕松玩法存在著結合點的IP,更有中匯影視已儲備以及挖掘中的影視、二次元IP陣容——三七互娛與中匯影視于今年5月正式達成戰略性資本合作,而中匯影視的創始人則是“IP之父”侯小強。
通過三七互娛的資本整合作用,VR與IP互動的通道被一一鑿穿,精品內容搭載上未來技術,創革出泛娛樂“影游聯動”的新形態。
強曉聃透露:“目前看來VR對我們產業最大的價值是打開了IP變現的全新通道。后面我們會從業務的角度,以投資的方式整合IP與影視、VR團隊的資源,協同所投的公司進行這方面的探索。”
VR/AR是IP變現的新管道
“IP不是營銷工具,它的實質是精品內容;而VR由于極高的沉浸式體驗壁壘,它將是人類下一個娛樂中心;AR的使命更高,對計算能力的高要求讓它具備了提高工作效能的能力,它將是人類下一個計算中心。”會上,強曉聃言簡意賅地揭示了IP與VR/AR的本質。
“AR與VR所承載的使命和適用的場景是有差別的,這一點我們要有清醒的判斷。而討論到AR、VR和IP的結合是不是有空間,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強曉聃舉了一個2016年業內無人不知的經典案例——《Pokemon Go》。
“《Pokemon Go》的成功主要還是IP的勝利。這一全球性超級大IP在粉絲群中沉淀的情感遇到AR這樣的全新玩法,這一過程中得到了爆發。”
現階段,前沿技術與IP的互動仍是以IP所代表的精品內容為主導,但強曉聃認為不能因此否定VR/AR賦予IP未來走向的新可能性:“VR技術尚未成熟,AR有更遠的路要走,但《Pokemon Go》的成功仍然為整個行業帶來非常大的啟示:AR/VR實際上是IP變現一個新管道、新領地。”
回顧《Pokemon》系列的歷史銷量,其正統作品的銷量峰值為1996年發售的初代(紅/綠/藍版)創下的3140萬份,以當年的售價3900日元/份計算,算上當時的美元匯率,總營收僅為13億美元左右。并且該數據是于2015年統計得出的,是單款作品積累了近20年的銷售總數據。
現在回過頭來看2016年的《Pokemon Go》,它創下4500萬DAU峰值、90天營收40億美元的神話。
誠如強曉聃所言,VR/AR這樣的未來技術雖然未臻至善,但在《Pokemon Go》與傳統RPG版本營收數據的對比之下,新技術的確是超級IP的新變現管道,其管道半徑帶來的變現爆發力更是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