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7 16:18:44來源:17173編輯:fashi
與前兩年的用戶數量相比,2018年,二次元游戲大爆發,電競迎來了增長的小高峰;而獨立游戲的熱度總體持平,游戲直播的人氣熱度則繼續下挫。
電競運動的火爆,新風口正在醞釀中
在經過數不清的“電競元年”后,中國電競也終于在2018年迎來了成績上的全面突破。基于中國隊良好的成績表現以及社會環境的認可普及,社會認可度不斷提高,不僅有大量資本涌入,政府也有意扶持電競行業發展,這使得電競成為2018年為數不多的能享受到政策利好的游戲領域。
但這份紅火并沒有反哺到各款電競游戲熱度上,根據報告,除了《絕地求生:刺激戰場》之外,大部分競技游戲均在2018年進入冷卻期,曾經2017年的現象級游戲《王者榮耀》的搜索熱度甚至“腰斬”,只剩去年的一半不到,游戲選擇多、用戶分散或成競技類游戲用戶流失的主要原因。盡管搜索熱度下降,但《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等游戲仍然保持著電競游戲的頭部地位,而《絕地求生》則是新生力量中表現最佳的游戲。
報告顯示,購買皮膚等外觀加成、不對公平性產生影響的氪金方式成為國內玩家可以接受的主流收費模式。橫向比較《王者榮耀》、《決戰!平安京》、《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第五人格》四款以此種模式收費的游戲,《王者榮耀》的用戶付費意愿最強,有約一半的用戶在這款游戲中花費了超過100元,其中付費在1000?5000元的超過10%,超過5000元的約10%。
在資本和政策的雙向利好下,2019年的中國電競勢必將繼續向上發展,而游戲本身如果沒有足夠革命性的更新出現,絕大部分依舊會呈小幅下降,但《王者榮耀》、《英雄聯盟》仍會鞏固中國電競頭牌賽事的地位。
二次元游戲:新作扎堆,爆款難求
二次元網絡游戲作為二次元行業最易變現的環節,也是諸多游戲廠商追逐的細分領域,二次元手游早已脫離“小眾”、“亞文化”范疇,漸漸成為手游里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中國手游廠商發行對于動漫、小說IP的集中消耗,讓中國二次元玩家對于此類手游的新鮮度和消費欲望正在急速下降。
二次元游戲的數量劇增,但市場規模增速卻在放緩。根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發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二次元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90.9億元,同比增長19.5%,遠小于去年的44.8%的增長率。
值得欣喜的是,二次元游戲用戶付費意愿普遍較強,縱觀《命運/冠位指定》、《碧藍航線》、《少女前線》、《陰陽師》、《崩壞3》等五款游戲,愿意在游戲中投入100元以上的用戶占三成左右,其中,《陰陽師》用戶中付費1000?5000元的占6.6%、付費5000元以上的甚至占到8%,顯示出卓越的吸金能力;二次元游戲的粘性普遍較高,《命運/冠位指定》的用戶中有一半以上屬于“超高頻”玩家,而《少女前線》的超高頻用戶甚至達到了58.5%。
隨著國內二次元產品質量的不斷提升,為二次元游戲用戶群的擴大提供了有力保障。同吋,隨著泛二次元用戶和核心二次元用戶之間的相互轉換,用戶粘性也將進一步加強。那些具備用戶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并輔以幼稚劇情、畫面及配音,立足長遠的作品將為二次元游戲廠商帶來更大的流量及經濟價值。
《太吾繪卷》和《中國式家長》創熱賣神話,但國內獨立游戲營收依然乏力
在2018的獨立游戲圈,一夜熱賣的神話多次上演。
10月份在Steam平臺上大為火爆的《太吾繪卷》和《中國式家長》兩款獨立游戲的空前成功,不僅僅引來了玩家群體的大范圍自發的推薦和傳播,甚至引起了游戲行業和諸多社會媒體的廣泛討論,有一些媒體甚至把這兩個游戲的成功看成是中國獨立游戲全面爆發的先聲。
但受關注的成功者畢竟只是眾多獨立游戲開發者中的個例,并不能代表廣大普通獨立開發者的真實現狀,國內獨立游戲在營收方面卻依然沒有取得突破。
如今在國內做一款獨立游戲,要同時面臨國內外產品的競爭,且國內獨立游戲開發者的福利、文化背景均不占優勢。除此之外,在國內,未獲得企業扶持的獨立游戲,在推廣和營銷渠道方面將面臨更加惡劣的競爭環境。而國內盜版游戲頻出的現狀,又讓獨立游戲生存再度受到影響。
根據報告,2018年獨立游戲的搜索熱度與前兩年比較略有下滑,總體持平。雖說這樣的負增長并不令人滿意,但可以從《太吾繪卷》等獨立游戲的火爆人氣看到國內的獨立市場潛力依然可觀,有著巨大的爆發潛力。伴隨著市場環境的成熟和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獨立游戲加好不叫座的現象有望漸漸改善。
游戲直播洗牌進行時
直播風口已過,游戲直播在2018年的發展難言順利。
一直播賣身微博、斗魚被曝裁員、全民直播倒閉、薄荷直播和土豆泥直播在同一天宣布將停服,“直播寒冬論”愈演愈烈,在熊貓直播宣告破產時達到高潮。
在上半年虎牙上市熱騰過一波之后,行業迅速進入冷淡期,大資本也在2018年對除開斗魚、虎牙之外的游戲直播平臺興趣不大。游戲直播收官之戰隨著上半年騰訊的兩筆重磅投資告一段落,后續也僅僅是看斗魚未來的走勢與運營策略。
在直播行業歷經洗牌期后,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頭部平臺扎堆上市,第二梯隊平臺面臨生存難題,或重尋市場定位,或抱團取暖,其他小型平臺則面臨淘汰,幾乎沒有好消息傳來。同時,網絡直播行業伴隨著亂象和爭議一路成長,在其成長過程中,監管從未缺席,直播平臺在內容方面的整頓力度達到最大。
報告分析,一方面,行業的發展也在不斷促進相關法規的完善;另一方面,未來行業對違規直播內容的寬容度也會進一步降低。隨著一系列直播行業法規的推出,行業整體朝著更加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游戲直播行業經過數年的高速增長,已經邁入了成熟發展階段。
2018年被游戲業內人士稱為轉折之年,也是產業環境企穩發力優化改革之年。版號審批暫停幾乎貫穿整年,中國游戲產業整體收入增幅明顯放緩;監管政策頻出,這些都意味著游戲行業步入強監管時代。
雖然這樣的控制導致游戲公司的業績不確定性加劇,但從長遠看,有利于游戲產業持久健康穩定發展。同時,這也是游戲主管部門引導游戲企業更好地踐行社會責任,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作為游戲企業也要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強化游戲的綠色健康和文化引領,弘揚社會正能量,才能行則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