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4 13:42:19來源:a9vg編輯:虛無
開發一款主機游戲是非常勞心勞力的事情,繁復的工序更是會消耗游戲公司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于是,有越來越多的游戲公司開始依賴于海外的人力外包,許多知名的游戲公司大作都被外包給中國等國家的制作室。
美國記者對維塔士的采訪,現總結如下:
現代主機游戲動用人力規模龐大,往往由分布在多個國家的許多家外包公司提供服務,僅《地平線:零之曙光》就動用了18家外包公司,中國大陸維塔士費時兩年時間設計了《地平線:零之曙光》的32種敵機器人之中的11種,還制作了多個人類基地、人類角色的面部表情動畫由塞爾維亞一家工作室完成-該工作室還參與了人設工作、倫敦某公司參與了動作捕捉、巴西某公司參與角色建模、中國臺灣某公司制作環境資產,等等。
根據一份問卷調查,到了2008年,86%的歐美主流工作室表示會將部分開發工作外包到其他工作室——在2006年,選擇將工作外包出去的工作室僅有40%,2001年這個數字更是微乎其微。
這一點當然是受到家用機不斷升級的性能所影響,但更重要的是,開發商日益傾向于制作內容復雜的游戲并減少開發游戲數量,以求增強游戲內容的粘性。2015年的一個外部會議上,時任EA扛把子彼得摩爾在會議上說:現在做一個大游戲得需要砸一大堆人力物力,而且游戲生態很復雜,EA游戲往往跟一大堆社交網站和應用捆在一起,這就要求游戲內容實時更新以保證熱度。
維塔士老總蘭吉利是育碧出來的,1996年起,他親自參與了育碧在上海和北京創辦工作室的進程。當時育碧的很多同仁已經漸漸感到人力不夠用。現在的維塔士,幾乎所有畫手和主管都是中國員工出任,美術總監則多由來自歐美大工作室的外籍成手擔當。約八成左右的工作量來自歐美工作室。其業務不僅包括制作3D建模這樣的力氣活,還包括移植或重制某款游戲,以及為其他知名IP開發續作游戲。
實習生會在維塔士實習三個月,期間工作內容包括用Zbrush雕刻UFC游戲中某角色的肌肉軀干和短褲等。最終入職的實習生人數不到一半。維塔士中國內地正式員工年薪約6萬到7萬元人民幣左右。維塔士中國員工上午9時許上班,下午18時-19時下班,但有些人會在下班后留在公司與同事交流,甚至還有人留下來跟同事一起打游戲。在需要趕進度加班的情況下,維塔士會為中國員工安排事后的帶薪休假作為補償。如果客戶趕進度導致要加班,維塔士會給參與加班的員工提供補貼。
而美國游戲行業初級建模人員的年均收入在5萬美元出頭。在內地,游戲外包工作被視為一份白領工作。有些中國員工經歷了維塔士國際標準的工作歷練,得以躋身于歐美工作室,他們對維塔士較為良好的工作環境不無感激。
以《地平線》為例,游擊隊工作室將大量素材照片發包到維塔士,由維塔士參考這些圖片完成機械設定稿。這種做法在行業內是既定流程,但設定稿外包也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地平線》的女主人公和部落人設就被批評帶有北美原住民”先入為主的定型印象“。
外包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容易混入一些不良內容。一般來講歐美的成熟工作室會著重篩查外包團隊交稿時會不會混入不良內容。但一些沒有經驗的亞洲公司可能吃虧。藍洞就因為PUBG中的女性角色下身建模問題鬧出尷尬。
游戲產業依賴外包的原因日益明顯:隨著手游市場異軍突起,主機游戲雖然仍然不愁銷路,但已經不是游戲產業的絕對主角。而且大游戲開發商也日益依靠內購。游戲產業的大規模外包也影響了國際游戲產業:根據IGDA的調查,現今歐美游戲產業的從業人員中,只有66%是正式員工。發達國家的游戲開發人員為了跟發展中國家的游戲碼農競爭,不得不接受合同期限變短和收入相對下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