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27日在韓國公開電競現況調查報告顯示,韓國電競職業選手2017年平均年薪為9770萬韓元(約人民幣60萬元),較去年成長約52.5%。
韓國內容振興院此次針對韓國與全球電競產業規模、電競基礎設施與戰隊現況進行問卷調查,其中,韓國電競選手2017年平均年薪為9770萬韓元,相較于2016年的平均6406萬韓元(約人民幣39萬元),但不同游戲項目選手在年薪的提升有所不同。
促使韓國電競選手平均年薪提升的主要游戲之一為《英雄聯盟》,《英雄聯盟》不僅有保證參與此項賽事選手的最低薪資,同時也受惠于在海外打拼回歸韓國奮斗的資深選手與韓國當地的明星選手年薪待遇相當高。
調查中發現,70%的受訪者看好《絕地求生》的未來電競潛力,《絕地求生》目前已經在歐洲游戲展Gamescom與韓國游戲展G-Star2017舉辦邀請賽,預定12月將在韓國舉辦正式聯賽。
報告指出,韓國當地電競市場持續成長,2016年韓國電競市場規模為830億韓元(約人民幣5億元),較2015年成長約14.9%;其中以電競轉播業務規模最大、市場規模為372億韓元(約人民幣2.2億元)、占44.8%,職業戰隊投資為212.7億韓元(約人民幣1.28億元)。
報告顯示,韓國電競占全球電競市場比重為 14.9%,韓國電競影響力正逐步擴大;而廣告可以間接顯示出贊助商對此項競技的市場規模,韓國電競廣告的規模達到 212億韓元(約人民幣1.28億元),僅次于韓國足球與職棒之后,成為韓國第三大贊助規模的競技項目。
韓國當地民眾對于電競的認知也越來越高,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很了解電子競技的民眾比例達13.4%,大概有所了解的占 34.8%,有45.1%的受訪者是把電競當作興趣娛樂來享受,而且被問到電子競技的印象時,受訪者主要認為電競有助于抒解壓力、可以自我實現、電競有許多有趣的內容等。